國民黨主席參選人應提出黨的新世代方向:「兩國兩制 服務台灣」
國民黨應立即走向為2300萬人民務實服務的政黨,以推動中華民國領土疆域確認修憲,提出修改憲法第四條「中華民國領土,依其固有之疆域,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,不得變更之」為「中華民國領土,依其現有之疆域,非經全民投票複決程序之決議,不得變更之」,以「兩國兩制、服務台灣」的行動目標,表達國民黨從此務實為台灣2300萬人民政治服務之決心。
說明:
1. 令台灣人民崇敬的前總統、前黨主席蔣經國先生,一生埋首投入保衛、建設台澎金馬,他務實面對海峽兩岸現實政局,努力提升台灣政經層次讓中華民國在國際間保有存在的事實,無論在軍事、經濟或民主制度,蔣經國總統自始自終沒有大陸幻想,而是努力做到立足台灣、放眼世界,蔣經國總統於焉創造台灣奇蹟,經國先生的先見之明正足為目前茫然國民黨的明燈。
2. 國家的要素包含領土、人民、主權,中華民國一切俱足。自1949年起就存在兩岸分治的政治格局,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大陸,兩個完整國家相互對峙共同存在超過50年,本黨黨綱也從反攻大陸轉變為漢賊不兩立,再修正為立足台灣、反對台獨及近年的兩岸和平願景,始終未觸及對中華民國國家領土的現實認知,模糊的國家領土定位猶如持續堅持統一對方,一直成為兩岸潛在的敵視關鍵。國家領土定位不明的政體,連兩次執政的民主進步黨也無法看清,剛剛連任的蔡總統喊出「和平、對等、民主、對話」,忽略了中華民國憲法未放棄固有領土的描述,一面堅持對方領土屬於我們,一面向對方喊出「和平、對等、民主、對話」的蠢話,民進黨依舊不知打開中華民國困境的關鍵即在明確領土定位。
3. 中華民國憲法由中國國民黨執政制定實施至今,其中第四條有關國土之條文未盡如兩岸現況,國土認知、認定明顯不符合行政管轄區域,致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對領土認知錯誤,導致兩國互不承認為實質國家。
4. 依照國際法的通說,領土係指「一國得據以事實存在並行使國家主權及法律權力之特定領域」,依此國際間通行的領土規範方式,中華民國之領土(政權與治權)自然不及於中國大陸。
5. 以歷史觀之,憲法指稱「中華民國領土,依其固有之疆域…」起於1911年中華民國建國之日始,所有能行使行政管理權範圍,及至1949年撤守台澎金馬後,中華民國所有能行使行政管理權範圍僅有台澎金馬及台灣諸離島;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於1949年,但其能行使行政管理權範圍並未及於台澎金馬及台灣諸離島,亦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法範圍,亦不及於現狀之中華民國領土。
6. 本黨應積極主動提出對憲法第四條條文修正提案,將「…依其固有之疆域…」修改為「…依其現有之疆域…」,凸顯中華民國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於國際,雙方皆應承認兩國皆為具備完整主權、人民、領土之國家,徹底放棄九二共識,接受兩國共存之事實。
7. 2016年民進黨立院席次達68席,但仍不敢提出台灣獨立提案,2020年民進黨立院席次降為61席,更不可能提出改國旗、國號及獨立建國。主動提出修憲層次議題做為參選黨主席政見,在不改變國號、國旗、政體條件下,讓兩岸關係確定為各不相干、完全分立的「兩國兩制」、中華民國國家身分明確,國民黨維護中華民國宗旨不變,也可逼迫執政民進黨必須做出追隨提案與否抉擇,徹底消除中共反分裂法威脅,也徹底終結台灣國獨立夢想。